结论:以实际审核结果为准。
贷款的审核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审,第二阶段是终审。其中,只有通过终审,放贷机构才会放款。需要注意的是,贷款初审通过了不代表终审也能通过审核。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后,确认并提交,放贷机构会进行初审。这时候,放贷机构只是初步审核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如果符合贷款条件,那么就会给出授信额度。
有授信额度后,用户可以提交贷款申请。提交贷款申请后,由放贷机构进行第二次审核,也就是终审。终审与初审不同,终审的审核更加严格,放贷机构会对用户的信用资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因此在这个阶段,用户有可能无法通过终审。
那么,就有部分用户有疑问了,为什么初审通过了但是无法通过终审?实际上,用户的信用资质条件是实时变化的,比如用户获得授信额度后,信用资质条件变差了,那么自然就会无法通过终审。而且,终审的审核标准要比初审更高一些,有授信额度但是无法通过终审,完全属于正常情况。
怎样保证初审过了终审也能过
1、信用资质条件不变或者往好的方向发展
用户在提交贷款申请后,信用资质条件不能发生太大变化,最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一定的概率可以通过终审。
2、不申请较高的贷款资金
贷款金额越高、审核标准会越高,相对应贷款金额越低,审核标准会越低。用户如果想保证贷款审核通过率,不妨尝试申请小额贷款,比如贷款金额在几千元至1万元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贷款金额满足借款需求,又可以提升通过审核的概率。
3、继续完善个人信息
用户提交个人信息后,后续仍然可以继续完善个人信息。放贷机构是根据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来对用户进行终审,因此信息越完整、越真实,对于通过贷款审核越有利。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https://www.oliyi.com/2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