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或者个人涉及到债务问题的时候,往往首先会通过法律问题解决,但有些债主明明腰缠万贯,却据不还钱,碰到这种老赖,除了借助法院强制执行之外,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工作人群——讨债公司的讨债人。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网贷查询”查询个人网贷信用
提到代人催债的“职业讨债人”,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形象。“现在的追债人员给老百姓的印象就是‘大金链,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纹着身、光着头、一说话都是东北口音的男子”
“呼死你”软件骚扰债主,一群肌肉男上门围堵进行侮辱和恐吓,送花圈、泼粪等极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使用暴力…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职业讨债人有可能会渐渐成为历史。一种新的讨债手段——人工智能应运而生。
据外媒报道,人工智能可以分析文本,找到最合适的语气与债主对话;它还可以通过分析找到债主的地理位置,或者联系债主的亲朋好友,让好面子的债主自知理亏…
人工智能成为讨债新技术
就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被中国的一些债务催收采用。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P2P平台未偿债务余额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违约数量不断上升,这让一些平台想到尝试利用新技术催收逾期贷款。
债务催收集团资易通的首席执行官、曾在花旗集团等担任管理职务的盛洁俪说,
“人们对P2P贷款使用的很多,这已经成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初创企业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
自2016年成立以来,资易通寻求催收的债务金额累计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盛洁俪说,该公司最近推出了一个人工智能平台,以帮助约800家贷款机构或第三方催债机构催收逾期贷款。
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借款人及其朋友的信息,然后通过对话机器人与借款人进行电话联系。对话内容将被记录下来,并用算法进行分析,随后该算法会找出最有可能迫使对方还贷的措辞。该系统还会打电话给借款人的朋友,请他们提醒借款人加紧还款。
盛洁俪表示,今年5月,就大客户而言,该人工智能系统对拖欠一周内的贷款的清收率为41%,相比之下,传统催收方式对类似贷款的清收率只有20%左右。
另一家债务催收初创公司易购则推出了一款手机应用,该应用允许催收代理人搜索数千份个人债务记录,并挑选案件,简化了放贷机构和催收者之间的联系。该公司还可以提供一些借款人的地理位置信息,帮助催收员找到他们的下落。
人工智能为什么正在取代传统的第三方讨债机构?
除了人力成本的节省以外,传统的催收机构很多时候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空间。
那么,和传统的职业讨债人相比,人工智能进行催债的“合法性”是否足够呢?
人工智能催收系统可以对债务人进行上中下游业务层面收款和催收,通过发电子邮件、发送短信和打电话等方式要求还款,但其信息收集应当合法,如果是通过整合政府公开发布的数据,建立自己的内部数据库,或者是利用互联网公司自身的经营优势整合企业自身积累的互联网数据,从中找到借款人的联系方式或资产则没有问题。
此外,催收方法的合法性也值得注意,人工智能催收不能限制或影响到其他与债务无关的人,比如有些讨债公司通过从通讯录中查到其一众亲戚朋友的手机号码,向借款者好友甚至只是认识的人发恶毒短信,进行骚扰甚至辱骂,侵犯他人人格权、名誉权,轻则构成侵权,重则涉嫌违法。
还有一些追债公司采取公开或者向特定亲朋和商业伙伴告知债务人的失信状况。这种做法虽不违法,但一旦发布信息与事实不符同样会构成侵权。
因此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催讨的限度和边界就需要严格的法律介入。科技的应用同样不能跨越法律的底线。金融科技的创新离不开配套的专业监管制度,需要有相关的立法作为保障。”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https://www.oliyi.com/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