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背房贷生活的日子,我感觉人做什么还是要量力而行

我可能不算典型的“负债者”,目前财务还好,但我想说说贷款对生活的影响。

我的贷款生涯是从买房开始的。我今年30岁,在北京工作,2018年在北京郊区看中一套120平3居室,在父母的帮助下凑够了首付,然后跟银行贷款135万来付剩余的房款,就开始了背负房贷的生活。

考虑买房是因为我算过一笔帐:在北京我的月房租大概在4500—4800元左右,但如果是买一套北京郊区的房子还房贷的话,一个月才六千多,买房比租房要划算。

最开始准备买房的时候,本打算买一套75平米的一居室。真正看房的时候,在父母的建议下,我挑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小区中的一套120平的房子,比起75平房子,房价直接翻倍,预算超标了。尽管如此,我当时还是买下。因为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负担这个120平的房子,每月房贷其实在有公积金的基础上再多支出三千块钱就可以。

买房之后,我开始有了花钱计划并且每年都会做一个财务报表,里面包括固定支出、每月花销等,预估年底要剩多少钱,自己会做一个预算。

但是碍于很多现实因素,生活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发展。

首先直接因素是疫情,导致我的房子总价直接跌了20%,如果现在卖房大概会亏100万,而且,买的房子离公司太远总迟到,无奈现在只能租房住,相当于额外还要付3000元的房租,而自己的房子处于空置状态。

回想起来,明明知道房价短期不会再上涨了,还买房子可以算投资不理智;看房子的时候知道交通不便利,但一想自己以后不用租房子了还能住的舒服就买了,这是冲动消费。

其次房贷对我生活的影响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我自己中的套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还款影响。

买房前,我的生活比较自在和自我,不用在花钱上有很多纠结,但是买了房子之后我的消费水平直线下降:两年没有出去旅游过了,请朋友吃饭人均不能超过150元,会逼着自己将生活的花销卡在一定的值里面不去花超。

另外是我对父母的愧疚。我独自在北京买房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爸妈帮我一起付了首付,为此将他们养老钱差不多都砸在这个房子里,平时老两口出去买菜的钱都不够,我每个月其实是会拿出一部分钱给父母,但是他们不要,让我先还房贷。

现在我预计还需要大概七年到十年才能全部还清房贷。经历过背房贷生活的日子,我感觉人做什么还是要量力而行,比如:

如果有孩子一定要树立理财观,不能感性。

一定要记账,这样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花了多少,花在哪里。

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贷款额度,贷款确保五年内能还清大半。

轻易不要贷款,理性消费。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父母为自己负担太多东西。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https://www.oliyi.com/963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1日

相关推荐